“徐州以做大做強主機產品為重點方向,提升工業車輛與智能物流設備、市政環衛機械、礦業機械主機市場占有率,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機械之都’?!比涨?省工信廳印發《江蘇省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對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寄予了厚望。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工程機械產業規模達4000億元左右,其中主機核心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成為全國工程機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科技創新高地和智能制造高地。到2030年,全省工程機械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工程機械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進省內龍頭企業進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兩強、世界500強,基本建成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鏈。
徐州引領全省工程機械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底盤裝配車間內,一字排開的起重機和車輛底盤極具視覺沖擊力;通過科技感十足的可視化大屏,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各設備的運營狀況一覽無遺……在徐州,越來越多的工程機械企業通過大力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由傳統制造向“智造”升級,插上了“智慧翅膀”。
工程機械產業是徐州市的“1號產業”,也是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重要一環。江蘇省工程機械產業集聚態勢較為明顯,形成了以徐州、常州、蘇州等為主體的集聚發展態勢,徐州、常州被列為國內六大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徐州也是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徐州工程機械集群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工程機械產業是全省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主導產業。江蘇作為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產品覆蓋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壓路機、平地機75個系列、400多個品種,構建了完備的“主機—零部件—后服務”全鏈條協作體系。其中,汽車起重機、大噸位壓路機等全球第一,輪式起重機、隨車起重機、攤鋪機等10大類主機及工程機械油缸、驅動橋、回轉支承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全國第一。除了工程機械油缸,其它主要布局在徐州。
如今,徐工集團連續35年位居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名,卡特彼勒徐州工廠已成為卡特彼勒在中國的旗艦制造工廠,逐漸成為卡特彼勒全球挖掘機制造基地??ㄌ乇死找孕熘莨S為核心的制造基地,打造了強韌的供應鏈體系,在中國的一些工程機械配套件供應商已成為行業翹楚,并成功登上全球工程機械的大舞臺。
9項重點任務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實力
江蘇作為工程機械大省,為我國交通運輸、礦山、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裝備支撐。同時,工程機械產業也存在著產品附加值偏低,高端產品發展不足,產品國際化進程仍需提升等短板。
為此,《行動方案》提出9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夯實產業技術基礎、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加快設備更新與推廣應用、推進質量品牌建設,以及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圍繞9項重點任務清單,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將統籌協調好全省工程機械產業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各項政策,組織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協同攻關項目和首臺(套)重大裝備示范應用項目。支持金融機構為工程機械企業提供個性化信貸和融資服務,發揮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工程機械項目投資,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并購重組等服務,為推動全省工程機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江蘇省將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引導資源和創新要素向產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地區集聚,根據各地工程機械裝備產業基礎條件和功能定位,推動區域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工程機械產業基地。
為更好地集聚頂尖創新資源,我市先后投入超過10億元,建設行業首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江蘇省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業創新中心。面向工程機械行業重大需求,布局基礎材料、傳動、液壓、新能源、智能控制等6個重點領域,全面覆蓋產業關鍵環節,覆蓋主機、零部件、基礎材料全產業鏈,形成了以徐州為中心,輻射全球、覆蓋行業的協同創新體系,目前正在爭創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我市堅持“敞開大門”搞創新,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制定出臺《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管理規程》,2023年開始,市財政每年拿出6000萬元,遴選行業“卡脖子”技術,面向全球開展“揭榜掛帥”。
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將更大力度打造“一號產業”集群。著力完善產業支撐體系,營造最優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生態。構建高效協同發展機制,按照“一個混合專班+一個產業聯盟+一批創新平臺支撐+一套要素支撐體系”模式,全力以赴支持產業創新發展。認真研究謀劃,將工程機械元素有機融入城市規劃建設,持續擦亮“中國工程機械之都”金名片。